|
常随利:本院副院长, 长安画派书法家,曾就学于程永丰名下,擅长行草及篆隶结合。其书法作品个性鲜明,自成一体且有独到之处,功力深厚,布局和谐,笔法作品刚劲有力,潇洒自如,线条流畅,浑厚大气,深得艺术界和书画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其作品常被海内外朋友收藏。 2008年3月至今任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8年3月成为习仲勋纪念馆藏品作者 2009年5月成为王维诗画院书展藏品作者 2009年9月至今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9年成为世界华人精品书展藏品作者 2010年2月成为中央电视台签约书画书法家 2010年9月成为世界城市科学发展书画藏品作者 2011年6月至今任唐福楼书画院副院长 2011年8月至今任汝阳刘书画院副院长及特邀书法家 2011年12月至今任西安大唐御工坊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2012年5月至今任长安兰慧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行草(2)行楷”是楷书的演进,而“行草”则是草书的楷化。常随利的“行草”相比较更为收敛,秀丽和规整,字与字之间的萦带较多,也有字的大小变化和略微的异动,增加了行书动态平衡的魅力。常随利在进行“行草”创作的时候,喜欢追求适宜的曲线、韵律、节奏、禅趣和意蕴,而舍弃或忘却相关法度或规范的羁绊,以造就和生成鲜活变化的表现效果为目的,使作品中每一单个的文字具有丰富的关联性,并有意识地运用充分的心量和胸怀去追求书法的本然。如此便能使其“行草”的创作时时出新,前景无限。篆隶结合篆书兴盛于秦国统一全国之后,通过统一文字为其控制全国的文化和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综合六国文字之共性,在战国集成大篆用于通行文字后再通过简化、规范而形成小篆,为日后中国的长久统一提供了主要文化载体,也为文字和书道能借此承前启后奠定了基础。这种统一和规范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文明的积淀,较之以往文字的复杂多变,这也是一种解放和疏通。尽管我们今天作用的通行文字早已不是篆字,但规矩是自使用秦篆开始的,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是最早具有统一文字的意识的。通过现行文字,中国人可以借助汉朝 许慎的《说文解字》,轻而易举地认识小篆,并可以通过小篆找到识认甲骨文和各类先秦文字的钥匙。隶书起源于何时,一般人都认为在汉朝,而20世纪50年代后陆续在湖南长沙五里碑和仰天湖,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以及在四川青川县等地出土的大量战国竹简等考古成果,又将隶书产生的年代大大地提前了。这些考古成果被视为可与甲骨文、敦煌文献、故宫明清档案并列的,20世纪中国考古的“四大发现”之一,在世界考古、文化和书道史上均占有突出的地位。可见,隶书虽然成熟和通用于汉朝,但源流较长,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有篆而隶的发展过渡进程。 常随利作为长安画派书法家,对秦文化自是情有独钟。常随利擅长篆隶结合的书法表现形式,令这两种在中华文明历史上极具特点的两种文字完美结合、跃然纸上。其作品具有的特点。 2008年10月,获世界客属名人书展杰出艺术家称号[2] 2009年,世界华人精品书展获奖作者[4] 2011年9月,“信得杯”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者 2012年6月,喜迎党的十八大百名部长、百名将军、百名艺术家书画展获奖作者 |